本網誌不提供醫療諮詢,僅為王醫師個人行醫手札,引用請註明出處。


2021年11月30日 星期二

手腳冰冷

 今晚氣溫會顯著下降,您準備好了嗎?!像這種時候許多人常會有手腳冰冷的問題,穿再多還是覺得手腳冰冷。在這裡王醫師簡單介紹大家一個日常生活方便按摩的穴道,幫助您通氣血、袪寒暖身體!

在我們的足底中央前三分之一處,也就是彎腳底時會有一個凹陷的地方,中醫稱它做《湧泉穴》,在中醫的理論裡,湧泉是匯聚身體氣血的「井」,按摩湧泉可以幫助氣血循環,像是將井裡的水推往全身的概念。有些人冬天常會手腳冰冷,建議您晚上睡前可以可以試試熱敷湧泉穴,或是簡單按摩湧泉到發熱,就可以幫助推動血液回流,緩解手腳冰冷的狀況喔。

2021年11月9日 星期二

天冷避免中風

 這兩天氣溫降低,可以說是 #中風 發生的高危險時期,提醒有高血壓、心臟病等高危險群的民眾要記得多注意保暖,尤其是家裡有習慣早起運動的長輩,記得不要馬上一下子就起身,在起床前先在床上伸展、暖身一下,動作慢慢來,避免意外發生。

另外許多人喜歡在這種天氣裡泡湯,適度的泡溫泉、溫暖身子讓人感覺很舒服,但是過度劇烈的高溫、或是長時間泡湯,很容易造成腦血管疾病的風險,泡湯後記得慢慢的起身,多補充水份。
另外,要記得國健署推廣的腦中風【臨危不亂】口號:
▲「臨」時手腳軟
▲「微」笑困難
▲講話「不」清楚
▲別「亂」快送醫
如果有中風的症狀發生,千萬不要慌亂,盡快把握就醫黃金三小時,降低中風後遺症。
另外就是萬一如果中風,最好能夠掌握早期治療復健期間,配合中藥及針灸的治療,期將後遺症降到最低,避免二次中風再發生。


2021年11月7日 星期日

立冬

 今天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立冬】,也就是冬季就此開始。在這個時節的農作物已經收藏,動物也處於冬眠、休養生息的狀態,等待明年春天的到來。因此立冬不僅僅是冬天到來,也是萬物收藏、養精蓄銳、保陽氣的時候。

到了冬天寒氣重,中醫認為,寒氣是屬於陰邪,寒邪損陽,表現在身體上就會容易疲勞、手腳冰冷、關節痠痛、新陳代謝變弱、睡眠品質不好等等,這都是因為陽氣不足的表徵。在這個時候常有民眾想要吃一些食補祛寒,但是要注意不要補過頭,反而讓身體過於燥熱,引發便祕、口乾舌燥、情緒易怒等等,尤其燥熱體質的朋友要記得淺嚐即止,避免造成身體過度的負擔。
中醫也有一種說法是冬天要睡晚。睡眠是養精蓄銳、吸收能量的過程,冬季因為日出晚,睡飽、在太陽升起後再出門,避免在外風吹雨淋,衣著注意保暖,養藏陽氣、避免陽氣從體表散發。
今天凌晨剛好有一波強冷氣團即將襲台,大家多注意保暖喔!

2021年11月6日 星期六

治未病預防醫學

 最近對「治未病」很有感。

常常到月子中心巡診時,我都會感嘆傳統中醫的先進。很多朋友會問我做月子的必要性,外國人都沒有在坐月子啊,現代人有坐月子的必要性嗎?我都會告訴他們,坐月子其實真的很重要。坐月子可以說是中醫說的「治未病」,也可以說是現在很流行的「預防醫學」。
中醫「治未病」的概念出自於《黃帝內經.素問—四氣調神大論》中,「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此之謂也。夫病已成而後藥之,亂已成而後治之,譬猶渴而穿井,鬥而鑄錐,不亦晚乎。」
現代醫學有兩個目標,一個是「治病」,一個是「防病」,就病治病固然重要,但是在疾病尚未形成之前,就採取相應的措施、避免疾病的發展,或是減低發病或病情轉變的可能,近年來成為醫療的焦點,從治療疾病的角度,轉向預防疾病的產生、一個全人健康的醫學,也就是「預防醫學」的概念,而這個概念,其實與中醫「治未病」的基本思想不謀而合。
這跟坐月子有甚麼關聯性呢?女性在懷孕生產的過程中,其實身體歷經了許多巨大的轉變,過去傳統時代,營養比較不足,產後較為虛弱,利用產後的黃金時間「坐月子」滋補身體、讓身體恢復到原本的機能。然而現代人因為營養充沛,許多人在產後可能沒有太大立即的不適而忽視了坐月子的本質,時間一長,加上育兒的忙碌,開始一些症狀會慢慢出現,有些人生理不適、過度落髮、皮膚失去光澤,甚至體質改變、變得更容易生病等等,所以會有人開玩笑說,「生了小孩跟老了十歲一樣啊!」
坐月子不是只是找一間坐月子中心照顧新生兒而已,重點是利用這段產後的黃金時間的調養生息,利用中醫藥的介入,幫忙身體調理、加快恢復原本的機能,不但能幫助產後媽媽們盡快恢復體力面對之後育兒的挑戰、改善體質,更能預防未來不適的產生,傳統坐月子其實也是體現了現代的預防醫學啊!

2021年11月4日 星期四

Humankind

 Humankind

有病要看病
Google看唔病
若要問Google
幹嘛來看病
***
有的時候會遇到明明都來看診了卻還堅持跟我說網路上都這樣說的患者,有一種,呃,專業的醫師就在眼前了你還跟我說估狗,的港結。
馬斯克都可以發七步詩了,今晚王醫師詩性大發,也來個humankind一首。